汕头大学学业指南

ST.U 说明

本页面持续施工中ing...

本学业指南基于汕头大学官方的学业指南(2020级)进行制作,这是网络公开找到的最新版本,可能存在过时的地方。如果你有最新的学业指南,欢迎发送给 [email protected]。 所根据的源文件为: 2020级学业指南

汕头大学本科学生学业指南

大学是莘莘学子追求知识、探究真理的学术机构。汕头大学的毕业生应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卓越 的工作能力、充分的感悟力和对世界及人生的判断力。汕头大学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造就有 志、有识、有恒、有为的国家栋梁之才为根本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学校努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多 样化的课程,培养学生流利使用英语的能力,在教学管理中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修业年限

学校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最短不少于 3 年,最长不超过 6 年。保留学籍和休学的时间均计入学 习年限(服兵役除外)。休学创业最长不超过 8 年。

每年两个学期,即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每学期周次安排为 16+2+2,其中,考试 2 周,实践周 2 周,实践周主要安排集中性实验、实习等,具体安排以校历为准。学生参加春季学期学习,须在春 季学期开学时到所在学院注册;参加秋季学期的学习,须在秋季学期开学时到所在学院注册。

课程

学生从学校毕业,须完成其所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课程。各专业的课程包括以下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校统一要求的公共必修课程和共同核心课程。学校统一要求的公共必修课程包括: 形势与政策教育、体育课、大学英语课、移动编程导论(或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训练课。学校要求 各专业学生必须完成 27 学分的共同核心课程。学生毕业,须完成这些课程,并取得这些课程的学分。

第二部分是各专业要求其学生学习的专门课程及选修课程。各专业的专门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 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等。除学校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完 成的通识课程外,一些专业要求其学生在学校提供的通识课程或其他专业提供的课程中,另外选修规 定的学分。

选课

学生修读课程,须先通过选课,方可参加课程学习、考核、登记成绩和记录学分。学生应按照所 在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进行选课。学生选课之前,应仔细了解学校和所在专业 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选课计划。有些课程须在修 完一定的先修课程后才可选修,学生选课时,对这些课程应充分注意。建议学生首先考虑选择修读基 础性的课程。

为了保证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原则上每位学生在春、秋季学期选修课程的总学分不应少于 10 学分(不含实践类课程),最多不超过 25 学分(含毕业论文)。

一般情况下,每门课程都规定了选修人数的上限和下限。不足人数下限,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可另 选其他课程;选修人数超过上限,学校将考虑采取措施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若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务处将按照选课规则删除超过开课班学位数上限的学生。

课程学习

学生应按照课程大纲和考核要求进行课程的学习和参加考核。课程成绩被评定在及格(60 分)以 上,方可获得课程的学分。在特别情况下,经任课教师同意,一些课程可以免听或部分免听,但须参 加并通过该课程的考核,方可获得学分。

课程的重修

如果学生修读的必修课程不能通过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档案,同时该课程必须进行重修。

如果学生修读的选修课程不能通过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档案,学生可以重修该课程,也可以选修 其他符合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

专业登记

一些院系在招生时并未确定学生的专业,这些院系的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专业登记,以确 定自己所要继续修读的专业。专业登记的原则、时间和要求,由学生所在院系确定。

转专业

学校允许部分学生从现修读的专业,转到另一个他(她)更希望修读的专业。

学生转专业,按照《汕头大学本科生管理规定》、《汕头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细则》 办理。

学生转入新专业以后,须按照该专业的要求修读课程。其在前一个专业已经修读并通过考核的课 程,若得到转入专业所在系的认可,可以免修。

辅修学位和辅修专业

学校鼓励学生在顺利完成主修专业的前提下,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学生修读并通过考核的所有 课程,都将记录在学生成绩表中。

学校大部分专业提供了辅修学位和辅修专业培养方案。学生主修专业达到毕业要求时,完成辅修 学位或辅修专业培养方案并取得规定总学分,颁发汕头大学辅修学位证书或辅修专业证书。

休学与退学

学生可以申请休学,但须提出正式的书面申请,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并获得其所在系、学院同意、 学校教务处批准。休学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

学生因健康原因或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学校可令其休学。

休学的学生复学,需要提出正式的书面申请,并报其所在系和学院同意,教务处批准。

选择退学是学生的权利,但学校也可以根据事先明确的理由,令学生退学。“事先明确的理由” 可能是学业方面的,也可能是纪律方面的,或者是健康方面的。已退学者不可以再复学。

毕业和获得学位

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读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内容且取得规定的 学分,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学校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学校颁发学士 学位证书。

学生在入学后连续 6 学年中未能修满规定的学分,将被终止学籍。

有正式学籍的学生,修读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但达不到毕业要求的,学校准予结 业,发给结业证书。 被学校开除学籍的学生,由学校发给学习证明。

学业诚实

诚实是学校对学生在学业方面最主要的纪律要求。

在学习中,学生应诚实地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若有疑问或不理解的学习内容,应及时向教师请 教;学生在学习中有独立见解和建议,应主动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讨论。在学校搜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 反馈意见时,应如实报告教师的教学情况。

在完成作业和考核过程中,抄袭是严重的违规行为。若作业中被发现抄袭,该门课程的作业成绩 将被记为零分;若在考核(包括闭卷和开卷考试、以论文记录成绩的考核和毕业论文)中被发现抄袭 或剽窃,该门课程成绩记为零分,且将受到纪律处分。

本“指南”中的术语

学分和学分制

学分制是按照学分计算学生学习量并据以进行学籍管理的制度。它规定学生完成学业所必须达到 的总学分,以及每一类课程和每门课程所必须达到的学分。学分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一定 程度上自主决定自己修读的课程以及学业进程。学生在修完一门课程,并通过考核后,可获得该课程 的学分。每门课程的学分数决定于该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学习分量和难度。通常,一门课程每 周上课 1 小时,自学 2 小时,连续 1 个学期,为 1 个学分的学习量。

学士学位

学士学位是我国学位系统中的第一级学位。按照我国现行的学位制度,学位分 3 个等级:学士学 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本科学生毕业,并达到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要求,可申请学士学位。

课程和培养方案

“课程”可分为宏观课程和微观课程。宏观课程是指学校所提供的教学科目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系 统。微观课程则是指一门课程(如英语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分析化学课程等)或一类课程(如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公共课程、选修课程等)。培养方案类似于宏观课程概念,是对学生毕业前所要 完成的所有学习任务的总体安排,比如,学生毕业之前,要完成各门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和一些实 践教学环节等。

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

公共课是学校为所有本科学生开设的课程,比如英语课、思政政治理论课、体育课等。基础课分 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前者通常指的是公共课,后者一般在院系开设,是针对各院系专业所设 置的。专业课则是为每个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门化课程。

必修课和选修课

在每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必修课是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学分的课程;选修课是学生可以在多门 供其选择的课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修若干门,但须取得规定的选修课总学分。必修课和 选修课在重要性方面没有区别。

学科和学科门类

学科的一个含义是指系统化了的人类知识体系,人类知识经验主要是通过学科一代一代传递的。 学科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学校的教学科目。为进行学术管理,通常将学科分为一些类别。在我国现行的 学科分类中,学科门类是一个包含范围最大的概念。我国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版)中,共有 12 个学科门类,分别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 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每个学科门类下有数目不等的一级学科,比如,理学下有数学、 物理学、化学、天文学一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下可能有数目不等的二级学科,比如,物理学下有物 理学、应用物理学两个二级学科,数学下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两个二级学科,经济 学下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四个二级学科。学科划分是人为的,事实上,人类 的知识是一个整体,各学科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汕头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不同学科之 间建立联系,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的知识和形成综合能力。

专业与主修

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基本单位。专业由一组课程表现出来,培养学生适应某方面的工 作。比如,中文系有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化学系有应用化学专业,公共管理学系有行政管理专业等。 在汕头大学,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已经选定某个专业,但也有部分学生入学时没有选定专业,后者需要 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专业登记。

汕头大学本科生学分制选课细则

选课是学分制教学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修读课程,须通过选课,方可参加课程学习和考核。为规范学校学 生学分制选课程序, 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 基本原则。学生进行选课或外出学习交流时,须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学业进度情况,在导师和系 主任等指导下认真和谨慎修读符合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

第二条 选课时间。学生在每学期结束前,选修下一学期的课程。新生则在入学后按规定时间选修入学学期的课 程。选课阶段一般分为:初选课、复选课、补退选、网上申请、调整选课,具体的选课时间以教务处发布的选课通知 为准。超过规定的选课时间,不接受选课和退课申请。

第三条 选课指导。每学期选课前,学生应根据学业进度情况, 主动联系导师和专业教务员,征询交流选课意见; 导师也应密切关注所指导学生的选课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四条 选课学分。每学期选修课程的总学分,原则上不应少于 10 学分(不含实践类课程),最多不超过 25 学 分(含毕业论文)。安排在实践周的集中性课程(如军训、实验课),不纳入学期选课总学分统计。受到学业督导的, 选课学分要求按照学业督导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学生申请增加选课总学分,须在调整选课阶段之前提出申请,经学生所属院系审核后报教务处审批。为确保学生 的学业进度及学习质量,学生申请超学分须符合以下条件:

  1. GPA 在专业年级排名前 20%且所修读课程全部及格(主要参考前一学期或前一学年成绩);
  2. 新学期已选修或待选修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和英语课;
  3. 具有修读辅修学位或辅修专业资格的学生,申请超学分时不受上述要求的限制,但所申请学分仅可用于修读相 应专业的辅修学位(或辅修)课程;
  4. 申请学分不超过选课学分上限 3 学分。特殊情况可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院系审核后送教务处审核。

第五条 公共课修读要求。根据学校教学安排情况,公共课程修读的要求如下:

  1. 整合思维、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在入学第一学年内完成修读。其中,修读计算机基础课程时,非理工科学生可 在“移动编程导论” 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两门课程中任选一门;理工科学生须修读“移动编程导论”,如专业培养方案已 要求修读 C 语言或其他高级编程语言,可免修公共计算机课程。
  2. 大学英语课实行入学分级教学,学生根据分级结果修读相应的大学英语课。在完成专业培养方案所要求的大学 英语课学分前,入学后每学期均须修读大学英语课。
  3. 思想政治课、体育课要求在入学两学年内完成修读。
  4. 因休学、考核不及格等特殊原因,在规定期限内未能完成上述公共课程修读的,须在其他学期申请补修。
  5. 高考选考外语语种非英语的,可选择修读大学英语课或申请修读学校有开设的选考语种相关课程。如相应的外 语课程学分低于专业所要求的大学英语学分,不足学分须修读其他核心(通识)课程进行学分替代。
  6. 因身体因素申请免修体育课,不足的学分须修读其他核心(通识)课程进行学分替代。
  7. 根据学校港澳台学生培养管理规定,港澳台学生可选择是否修读思想政治课和军事军训课程,不足的学分须修 读其他国情类核心(通识)课程进行学分替代。
  8. 每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选修公益课不超过 2 门。体育课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每学期选修各不超过 1 门。

第六条 选课人数限制。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或因教学资源限制, 每个开课班都有接收学生人数上限,选课学生 人数超过开课班接收人数上限时,按相关选课规则处理超过上限的选课学生。

开课班选课人数未达到学校规定的人数下限时,取消该开课班的开课。一些特殊课程,开课班人数未达到下限时, 可申请继续开课。

第七条 选课处理原则。一些开课班设置了选课优先级,但仅在初选课阶段有效;在复选课、补退选及调整选课 阶段,按照先到先得规则处理。必要情况下,教务处可对个别开课班和学生的选课进行调整。

第八条 补退选(调整选课)。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补、退选课程(调整选课)。在调整选课阶段,如因特 殊情况无法自行补、退选课程,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学分制系统填报选课变更申请,提交并打印后,征求任课教师等 同意后签署意见并签名,由所在系教务员统一提交教务处处理。除特殊原因外,申请变更的课程不超过两门,申请变更后的总学分不超过选课学分上限。

第九条 教材订购。因教材订购周期原因,学校统一为新生订购入学第一个学期的教材(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公 共数学、整合思维、思想政治课等公共必修课及大部分专业必修课),新生修读这部分课程默认订购相应的教材。第二 学期开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选课时自愿选择是否订购教材。

第十条 选课纪律。学生须严肃对待选课,不得借用或盗用他人账号,也不得利用冗余学分多选课程进行交易等 活动,否则将按照学生违纪处分细则等规定进行处理。 在学分制系统选修的课程都将登记成绩,已通过考核并获得学分的课程不得重复修读。没有在学分制系统选修的 课程不予登记成绩(符合规定的交流项目等课程按课程学分认定细则执行)。

第十一条 本细则自 2019 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汕头大学本科学生选课和教材订购指南

ST.U 说明: 2020级学业指南中的本章节现已基本不适用,故不进行整理。

当前选课系统的网址是 jw.stu.edu.cn

本节处于请求贡献状态,如果您愿意编写,请点击底部的 GitHub 提交 pr 或者将您写就的指南发送到 [email protected]